该题共27题,只显示前20题,完整版请直接下载附件(已验证100%原题,微信:fgdd2023)
1、“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2、“十九畏”中丁香畏郁金,硫黄畏朴硝。
3、《黄帝内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5、反佐药,即降低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烈性的药物。
6、方剂从属于治法,治法是制方的理论依据。
7、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
8、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9、和法指通过和解与调和,从而改善或消除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脏腑失和、气血紊乱等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10、河南的黄连,广东的党参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
11、化湿药味多辛、苦,性偏温燥,主归脾胃二经,能醒脾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证。
12、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药性升浮,主散,有发汗、透邪功能,部分药有透疹、平喘、明目和利咽等功能。
13、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14、金元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医学流派的学术争鸣,医史上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15、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组织的体液及其正常以及异常的分泌物。
16、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
17、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18、清热方易伤阳败胃,故不宜过量久服。
19、湿性趋上。
20、使君子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