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0
|
国开电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形考任务1答案 |
【上面答案为下列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www.jysguokai.com飞鸽电大一、单选题(20题,每题4分,共80分)
题目1: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末年的中医学典籍《皇帝内经》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关系状态来表达人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形神合一的观点、以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的病因说,主张对身体疾病采取( )的治疗观点。 A: 身心兼顾 B; 以毒攻毒 C; 神灵保佑 D; 顺应天命 题目2:很多文明都设立了卫生体制、建造了基础设施,并使用草药和植物等自然资源以保护和提高民众的健康。其中( )对改变健康状况的环境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 A: 保健政策 B; 卫生体制 C; 文化传播 D; 社会共识 题目3:健康定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 )。 A: 保健养生模式 B; 生物医学模式 C; 健康学模式 D; 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 题目4:( )认为健康分为最佳健康、健康、疾病和死亡四个相互联系的水平,每一健康水平包含五类健康,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健康、社会健康和心灵健康。 A: 罗宾 B; 科恩 C; 乔治布朗 D; 格林伯格 题目5:一个良好社会适应的人应该具有多种特征,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 )。 A: 构建积极环境 B; 积极情绪体验 C; 塑造积极人格 D; 创造竞争和谐 题目6:以下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认识错误的是( )。 A: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B;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C; 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 D; 自我效能感迫使我们投入无休止的竞争中 题目7: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错误的是( )。 A: 归因训练 B; 外部强化 C; 竞争逼迫 D; 自我强化 题目8:Festinger提出的( )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出现这种不和谐的状态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A: 态度-行为 B; 协调平衡 C; 平衡控制 D; 认知失调 题目9:Brehm(1965)的实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 )来减少决策后失调。 A: 降低预期 B; 避免决策 C; 参考他人选择 D; 对最终选择的评估 题目10:( )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很难做出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A: 协调平衡 B; 感知失调 C; 认知失调 D; 决策失调 题目11:下列对于角色内冲突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人承担的几个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因为有些角色之间本身就是有冲突的 B; 在单一角色内部,也会出现冲突 C; 一个人同时身担多种角色都对其提出了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冲突 D; 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题目12:角色冲突分为( )。 A: 角色间对抗与矛盾 B; 角色矛盾与角色内对抗 C; 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 D; 角色冲突与角色对抗 题目13: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角色过量 B; 角色不清 C; 角色差距 D; 角色态度 题目14: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色规范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每一个角色都需要适应大的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这是指( )。 A: 角色过量 B; 角色变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多变 题目15:角色冲突会妨碍和破坏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损失,要避免角色冲突及其带来的危害,关键在于角色的( )。 A: 自我完善 B; 自我认知 C; 求同存异 D; 相互弥补 题目16:说服者因素主要包括说服者的( )。 A: 吸引力与人格魅力 B; 威望与人格魅力 C; 可信度和吸引力 D; 可信度与说服力 题目17:可信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在( )表现的最为显著。 A: 外形测试 B; 神情变化 C; 睡眠效应 D; 行为表达 题目18:( )认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 A: Cook B; Chaiken C; Lehman D; Freedman 题目19:早在1947年,心理学家( )就研究了自我与说服的问题,发现人们自己寻找说服原因要比由说服者提供原因更为有效。 A: Schuman B; Lehman C; K. Lewin D; Simons 题目20:被说服者的因素不包含下列的( )。 A: 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B; 被说服者的心情 C; 被说服者的人格 D; 被说服者的身体情况 二、匹配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目21: 1.世界卫生组织(WTO)在1946年成立之初就提出:( )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2.( )是个体对自我概念的评价,是对感知到的自己拥有的品质的评价。其实质是个体是否喜欢所认识的这个自己。 3.( )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4.所谓( )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5.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做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就叫做( )。 1-5题选项:A.自尊 B.自我效能感 C.健康 D.认知失调 E.决策后失调 6.( )是社会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对群体和社会中拥有某一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7.( )是指一个人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职责认识不清,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需要做,心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定。 8.( )是指一个人的能力和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相匹配。 9.John和Eagly(1989)认为( )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10.( )指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6-10题选项:A.社会角色 B.角色不清 C.角色差距 D.专家资格 E.卷入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豆 才能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