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1|回复: 0
收起左侧

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题库(最新)[...

[复制链接]

2694

主题

97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939
发表于 2023-3-1 1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找原题—神器


总题量(359):  单选(141)  简答(55)  论述(23)  判断(44)  案例分析 (1)  填空(95)
单选(141)-- (微信搜: fgdd2022)
1 、1887 年,第一本关于儿童艺术的书——瑞茨的() --> 《儿童 的艺术》
2 、1923 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 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C 陈鹤琴
3 、20 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 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 是摹仿采纳经卣日本传来的(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 学模式。B.福禄倍尔
4、20**年() 先生在陈鹤琴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一个乡村幼 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采取了一些平民化、因地制宜的方进 行艺术教育活动。 -->B.陶行知
5 、3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 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 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 审美心理
6、() 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其控 制能力。 -->B 撕纸
7、() 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 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 的外部轮廓,手部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 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B.概念画 期
8、()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 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 自己的情感-->C.4-5 岁
9、() 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是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 开始接 触工具。 -->B.3-4 岁
10、()阶段的涂鸦作品常常是由一些毫无规律可循且杂乱无章 的点、线所构成,各种横线、竖线、斜线、弧线、螺旋线等随机 地掺杂在一起。 -->未控制的涂鸦
11 、()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 -->A 苏珊• 朗格
12 、()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B.康德
13、() 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 天赋说
14、() 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 他说: “美术之目的,虽 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 辅道德以为治。 ”-->A 鲁迅
15、() 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 他说: “美术之目的,虽 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 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
16、()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 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 -->C 福禄倍尔
17、() 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B 粘沙
18、()是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 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 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A.形式分析
19、()是给生活中的某些日用品、工艺品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 样,使它更加美丽、引人喜爱。 -->B.装饰画
20、()是绘画的基础形式之一,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表现自 我的一种绘画语言。 -->A 线条
21、()是教师指导幼儿有目的地感知、欣赏周围生活中、大自 然中、美术作品中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 置、相互关系等,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审美体验、积 累初步审美经验的方法,是观察和欣赏的结合。 -->观察欣赏法
22、() 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 是美术元素的“母体” 。-->C 点
23、()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南针,它能更好地指导学前儿 童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对课程的 评价。 -->D 教育目标
24、() 是幼儿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地开展美术教育,促进儿童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 的活动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 -->集体美 术教育活动
25、()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 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
26 、()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应用最为广泛, 居于基础地位。 -->B 绘画
27、()是指幼儿将所要表现的物体进行归类,按照从上到下或 者从下到上的顺序表现出来。 -->A 多层并列式构图
28、()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 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 蔡元培
29 、()提出美术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的理论。 -->A 古德 伊纳夫和哈里斯
30、()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 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A 写生画
31、()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版画兼 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 -->C.版画
32、()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B.康有为
33、()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 “  () ”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 本原则。() -->C. 因意选材
34、()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 具有艺术潜能, 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A 里德
35 、《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 -->B 艾修勒和哈特 薇克
36 、阿恩海姆的代表是()。 -->A  《艺术与视知觉》
37、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和视觉思 维联系在一起的。 -->C.视知觉
38 、按表现形式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等。 -->透雕
39 、把游戏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是()的观点。 -->C 里德
40、不同的美术类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构成了独具特 色的形象。如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和()等艺术语言,构成 绘画形象。 -->色调

下载附件查看全部内容......

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题库(最新)[笔试 机考 一网一](2212).docx (263.9 KB, 下载次数: 0, 售价: 15 金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 ( 7x24小时 ) 19165534280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最新动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